你的注意力在哪裡, 心情就在哪裡.
昨天晚上去聽了一場演講. 很簡單卻非常有用的一個小技巧, 可以讓你心情馬上變好.
講員首先請會眾思想一件生活中的問題, 然後跟你身邊的人分享這個問題一分鐘. 分享完後講員又請會眾想一件令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 然後跟你身邊的人分享這件事一分鐘.
然後講員問我們剛剛的心情轉變. 所有人都感覺到了當談論問題的時候, 感覺是疲憊, 煩躁, 憂鬱, 哀怨等等的負面情緒, 而談到開心的事情時, 感覺到快樂, 興奮, 活力等正面情緒.
另外一個令人感到有趣的結果是: 幾乎所有人想到問題的速度都比想到快樂事情的速度快.
講員解釋著這其實跟人類潛意識很有關係. 因為大腦時刻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觀察周圍的環境. 尤其對於周圍的危險(問題)有特別敏銳的觀察力, 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讓身體判斷要反擊(Fight)或是逃跑(Flight). 所以人腦其實天生很會發現問題. 這樣的一種能力讓我們能夠在大自然中間生存下來. 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很習慣找問題. 而一般人無可避免地, 也不自覺地落入這樣的情況之中.
但當我們花上所有的腦力來想問題的時候, 我們其實是浪費了大腦更珍貴的一種功能: 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是人類能夠發明工具, 使用工具而超越其他物種的重要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卻忘了使用這種能力.
其實當問題產生的時候, 隨之產生的是轉機. 有一個問題的存在, 我們就有機會可以使用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你思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斷注意問題本身時, 大腦產生出來的就是很多的正面能量.
所以當我們轉換我們的注意力, 從找尋問題的模式(我總是沒錢, 我總是考不好)到解決問題的模式(我應該怎麼賺錢, 我應該怎麼進步)你全身的能量就有了巨大的轉變. 當我們從一個受害者心態(全是別人的錯)到一個主動者心態(我應該怎麼過更好的生活), 你的眼睛看見的就不再只是問題, 而是問題背後解決問題的機會.
使用這種正面能量的主要困難在於: 很多人知道他們"不要甚麼", 但是卻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用這個方式. 先想一個問題, 可以很詳細(對很多人來說不難)
*我沒錢
*我工作不好
*我沒有朋友
*我沒有...
當你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的時候, 現在想一個正面卻完全相反的情況, 想詳細一點
*我很有錢
*我有很棒的工作
*我有很多朋友
*我有, 我能, 我可以...
當你把注意力從"你不要的東西"轉到"你想要的東西"時, 你身上的正面能量就會開始提升, 並且幫助你的大腦開始思考解決之道.
簡單卻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