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19, 2010

阿姆斯特丹 - 自由之都

阿姆斯特丹可能是歐洲最不一樣的城市.



子曰: 食色性也...



喔不, 我不是要聊食物, 聊聊阿姆斯特丹特別的色情業吧 (笑!)



特種行業

在阿姆斯特丹, 妓女並不是低等行業, 這些被稱為 ''女性創業家'' 的大姊們有些還住在城裡的豪宅區. 色情業在這裡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行業, 所有的妓女可以在紅燈區租一個櫥窗(不便宜, 一天要$150歐元), 然後穿少少直接給來往的路人看, 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上去敲門談價錢. 談妥了進門, 拉上窗簾就辦事了. 至於價格, 平均是50歐元15分鐘, 當然也要看小姐的品質... 服務所有年齡層的人: 從十八歲到八十歲的服務都有. 是的, 最老的阿嬤級妓女已經高齡82, 而且要找她"談心"還得要兩周前先預訂... 這區禁止照人, 所有小姐都堅決不肯拍照, 別冒犯她們, (有人偷拍結果相機被丟進運河裡). 喔對, 隔壁有間幼稚園, 就開在紅燈區的旁邊.



在紅燈區的正中央是一座大教堂(沒看錯, 一座很漂亮的天主教大教堂!!). 為什麼在淫窩的中間會有座教堂? 這就要說到, 從前的阿姆斯特丹是個海港貿易城市, 從五湖四海來的水手們都會到這邊來卸貨, 休息. 當然啦, 以前的航海旅途中是不可能帶女人的(怕會帶衰, 紅顏禍水嘛) 所以在船上的幾個月水手們都悶到爆, 一下船自然迫不及待想要找美眉放鬆一下. 但是他們也都知道跟妓女亂搞是犯罪, 怕得罪上帝, 搞不好航海到一半天降雷霆把自己和船上的兄弟通通打下地獄就不妙了. 所以在下床後上船前他們都會跑到最近的教堂去跟神父告解一下, 而當時的教堂有在賣天國門票, 也就是所謂的贖罪劵. 基本上神父就是聽聽這位來告解的人犯了些甚麼罪, 然後照收費標準給他開一張帳單, 付帳後神父會幫他跟上帝搞定, 這樣就萬事OK了(至少水手這麼相信的). 這也就是為甚麼教堂可以從一間小木屋變成後來漂亮的大理石建築.



好吧, 色情太低級了, 我們來聊大麻好了.



大麻是"健康危害", 不是"犯罪"

在阿姆斯特丹, 嚴格說來, 大麻是違法的. 但是警察老大們根本就不管. 在這裡, 任何一個街邊的"咖啡店"都可以買得到大麻. 一根3歐元可以買到最便宜的大麻雪茄, 如果要更重口味的會更貴一點, 每天供應. 有一間"咖啡店"特別有意思, 店長養了一隻可愛的大肥貓, 牠每天都坐在同一個位置發呆, 因為店裡面的二手大麻菸味太重, 牠每天都暈暈的.



很多酒吧也跟隨主流社會的禁菸令, 請注意, 禁"菸"只禁"香菸"不禁大麻, 所以在這裡請改抽大麻吧.


Guess what this is...

阿姆斯特丹會將大麻跟酒精和菸草歸類為健康危害而不是犯罪有他們自己的理由. 主要的理由是, 大部份抽大麻的人只是把它當作娛樂, 而不會去犯罪. 所以當局決定把監獄的空間騰出來關比較嚴重的罪犯. 而且當地人其實不太抽, 據統計只有百分之十的阿姆斯特丹人會抽大麻, 其他的客源其實都是來嘗鮮的觀光客. 而且大麻比較不會造成死亡或傷害(抽完的人腦子會麻痺, 甚麼都不能做), 酒後開車撞死的人和抽菸得肺癌的人比大麻害死的多得多了.



順帶一提, 全世界大麻使用率最高的國家是哪裡? 荷蘭? 美國? 英國? 答案是: 紐西蘭! 也許紐西蘭也可以借鏡阿姆斯特丹, 把它合法化後也許反而可以降低抽大麻的人, 又可以騰出監獄來關重刑犯.



建築與運河

好啦, 聊點比較不墮落的. 比如說建築. 阿姆斯特丹的建築很有趣, 大部分房子的寬度很窄, 但很長, 樓梯也很斜. 這跟中世紀當地的法律有關係: 當時房地產稅的徵收是依照房子的寬度. 所以大家拼命把房子蓋窄藉以省稅, 其中最經典的是一座只有一公尺寬的房子, 到現在還有人住.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運河. 有很多全市最貴的房地產是飄在河上的船屋. 當局每年會從運河裡撈起兩萬台腳踏車. 在阿姆斯特丹, 腳踏車的數量是人口的兩倍(大概一百六十萬台). 很多人腳踏車壞了不願意拿去修 (因為修比買新的還貴) 簡單的解決方式? 裝作不小心把腳踏車 『推』進河裡就好. 運河裡每年也可以挖起十幾台汽車.


The houses beside the Canal

Canal close to where we stayed

這座城市也有它值得尊敬的特質. 阿姆斯特丹非常尊重個人自由 (很明顯了). 在這裡, 你只需要遵守兩個原則:

1. 不管你做甚麼, 不要傷害到其他人.

2. 不管你做甚麼, 要能對當地的經濟做出貢獻.



阿姆斯特丹非常能夠接受外來文化, 在城市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種在這裡居住. 有一塊名叫"新廣場"的地方有著一條唐人街, 可以看到許多在這裡立足生根的華人同胞.



安妮的日記

它非常的有包容性, 所以它在二戰的時候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世界著名文學"安妮的日記"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裡. 這裡的"安妮.法蘭克故居"就是當年在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時候, 她和家人躲藏了兩年的房子. 她和家人最後因為被出賣而遭到逮捕, 她和姐姐不幸在集中營內遇難.



在戰爭結束後她倖存的父親和朋友想盡辦法募款才得以保留這個故居免於被拆除. 她的日記是非常珍貴的戰爭紀錄文獻, 深刻地記錄了她和家人兩年的躲藏生活. "安妮的日記"被翻譯為70種語言, 是世界上第三暢銷的書籍.


Ann Frank's house - the author of "Anne's diary". the World famous novel.

inside Ann Frank's house

奇蹟的麵包!

最後, 來講一個在阿姆斯特丹很有名的故事, 名叫"奇蹟的麵包".


這故事可能有點怪, 但是跟阿姆斯特丹的起源很有關係. 導遊講得很認真所以我也很認真地寫下來囉.



從前, 有一個老人快要死了, 當地的修士照慣例, 給臨死的人擘餅祝福(天主教儀式), 也就是送他最後一程的意思, 但是老人病的太厲害, 麵包吃下去後都吐了出來. 修士們舉行完儀式, 隔天準備來收屍的時候, 奇蹟出現了... 原本都被吐在地上的麵包竟然復原成原來的樣子, 然後飛在空中, 還不斷變換顏色...



(這是一塊會飛, 而且會變顏色的麵包)



從沒看過這種事情的修士們都被嚇到了, 趕緊連絡主教大人來看這神奇的麵包. (附帶一提, 那個老人還是翹掉了, 看來麵包沒打算救他. )



主教決定把這塊 "神聖"的麵包移回教堂耶穌像的旁邊, 但是運送途中它竟然突然不見了. 後來大家找尋的後果, 是它又回到了老人的住所. 這塊麵包看來很喜歡老地方, 並不想搬家.



(這麵包還會瞬間移動)



主教看沒辦法移動這塊麵包, 於是決定在這老人的舊家給麵包修一座神壇, 讓善男信女每天膜拜它. 但是有一天神壇起火, 把整間房子都燒掉了. 正在大家都緊張麵包大概也完蛋的時候, 這麵包竟然端坐在灰燼中毫髮無傷!



(這還是一塊防火麵包)



連續兩次神壇起火都沒燒壞這塊麵包...它的威名遠播, 到後來名氣大到連大主教本人都跑來要被它醫治. 聽說只要跪著繞它走三圈就可以得到醫治.



(...這麵包還可以醫治疾病)



最後, 主教們想出一個辦法來搬動這塊麵包... 他們做了一個純銀的盒子, 把麵包裝進去, 看來這次麵包很滿意, 沒有瞬間移動回到老地方, 於是它被放在教堂中耶穌像的旁邊, 每天聆聽人們的禱告... 直到有一天, 一個很腦殘的小偷把這個銀盒子偷走, 想要大發一筆橫財的小偷根本不看盒子裡有甚麼, 就把這塊麵包丟進了城裡的運河. 從此再也沒有這塊麵包的下落.



(這塊 IQ180, 會飛, 會變色, 防火, 會瞬間移動, 會醫治疾病的麵包 - 不會游泳)



這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但這個故事竟然讓阿姆斯特丹從一個小村莊變成一個大城市, 曾經每年吸引無數的遊客和信徒來尋找這塊奇蹟麵包... 很多人帶著希望來膜拜它, 來被它醫治. 而這故事也就這樣, 在阿姆斯特丹人中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Guess what these are... not car park, but bicycle park! Amsterdam is famous for the number of bicycles, which is around twice its populati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