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首都 - 慕尼黑
我曾經看過有件T-Shirt上這麼寫: Save water, drink beer (請省水, 喝啤酒吧). 在德國, 這句話是真的! 因為在這裡的啤酒比水還便宜!
這座2008年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State of Bavaria). 也是巴伐利亞州的首府. 慕尼黑有近130萬人口,是德國的第三大城. 在經濟和文化上有著不輸柏林的地位. 有許多的國際大公司如麥當勞, 微軟, 思科等公司都將他們的歐洲總部設於慕尼黑. 慕尼黑也是歐洲最大的出版中心, 德國第二大金融中心, 也擁有德國第二大機場. BMW帝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誰知道BMW的全名? "巴伐利亞引擎工業" (Bavarian Motor Works), 最初期是以發展噴射機引擎為主, 後來在汽車工業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慕尼黑的BMW總部也設立了BMW博物館(門票8歐元). 在裡面收藏了BMW最酷最炫的車款, 兄弟們一定要去看看博物館裡這些性感寶貝的阿!
提到慕尼黑, 就一定不能忘記它最有名的名產: 啤酒. 德國人愛喝啤酒是世所皆知的, 但是巴伐利亞人更是嗜啤酒如命. 在世界上其他國家, 上班時喝啤酒都會是大忌. 但是在巴伐利亞州, 它的憲法載明: 人民在上班時段可以喝最多一公升的啤酒. 有些雇主甚至直接在公司冰箱裡擺滿啤酒, 省了員工出去買酒浪費工作時間 (很另類的員工福利) 統計數字表示, 慕尼黑的人均日飲啤酒量為一公升! 每天! 而且青少年合法飲酒年齡只有十六歲, 而不是其他地方的十八歲. 慕尼黑人更將啤酒從興趣昇華到了文化層次, 每年有四次的啤酒節慶, "十月節"更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慶典之一.
豐富的啤酒文化為她贏得了啤酒首都的美名. 雖然我們不是愛喝酒的人, 也還是來這裡小小地體驗了一下她的啤酒文化.
十月節首次舉辦於1810年10月12日, 為要慶祝巴伐利亞太子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和薩克森-希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的婚禮, 當時歡慶以一場賽馬做結束. 由於這場慶典大受好評, 人民要求隔年再次舉辦, 後年又再次舉辦. 漸漸地就發展成為了十月節. 大部分的啤酒節都在九月舉辦, 維持兩周時間, 到十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停業. 如果十月三日的德國統一紀念日恰逢周一或周二, 則啤酒節將延期到那一天才結束.
十月節會吸引近六百萬遊客來到慕尼黑共同暢飲啤酒, 在為期兩周的啤酒節, 慕尼黑的啤酒會漲價50%左右, 而旅館的房價更是狂飆近300%! 就算是如此的高消費, 每年六月一日(啤酒節前四個月)旅館開放訂購, 所有的房間會在數分鐘之內銷售一空. 可見啤酒節在世界旅客中的超人氣.
慕尼黑擁有極為方便的大眾運輸. 由公車, 火車, 地下鐵和地上輕軌構成的交通網可以輕鬆地到市內或市外任何景點. 也有火車直接連接慕尼黑機場到市區. 在慕尼黑遊覽, 最方便的就是購買Day Pass. 用Day pass就可以在限定時間內無限次乘坐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是和別人一起觀光, 更可以購買Group Day Pass. 這種特別的Pass可以供最多五人使用, 價格卻和購買兩人的Day Pass 差不多. 越多人省越多!
慕尼黑也有很多的免費導覽, 像是New Europe的免費導覽. 但我們會推薦另外一位我們自己跟過的導遊, 他名叫Aussie, 是一位黑人. 每天早上十一點會在中央車站對面的Wombat 青年旅舍門口帶團出發. 這位老兄對於慕尼黑有深入的研究和極佳的口才. 他採取的收費方式是小費,就是在旅程結束後, 看你對旅程的滿意度自己決定要給多少小費. 一般來講一個人給個3 ~ 5歐元差不多了.
來說說慕尼黑的建城歷史吧.
慕尼黑的字義(Munich)意思是"僧侶城", 八世紀時在這個地方出現了一個本篤會修道院. 但是慕尼黑的城市成立時間發生於十二世紀中期.
1158年是慕尼黑最早出現於文獻的時間. 在當時, 由於鹽是用於保存食物最重要的防腐劑, 加上取得不易, 販鹽是獲利最豐的生意, 鹽也被當時的商人稱為白金. 附近的薩爾斯堡(Salzburg, 現今奧地利)就是因販鹽而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 當時販鹽的商隊都通過慕尼黑附近的一個名為弗賴辛鎮的橋樑經過, 控制橋樑的奧托主教因課徵過橋稅而致富.
在1158年駐於慕尼黑的巴伐利亞公爵"獅子亨利"(Henry the Lion)覬覦奧托主教這座橋, 這位老兄竟然率領人馬燒毀了奧托主教的橋樑, 而在自己附近的薩爾河上建立了新的橋樑, 迫使商路改道, 稅收就進他的口袋了.
奧托主教當然也不甘心白白吃虧, 於是他在奧格斯堡舉行的帝國會議上在神聖羅馬皇帝面前告狀. 辯論的後果是, 獅子亨利每年要付給主教他所課徵的30%做為賠償金, 期限為一百五十年. 這個期限被後人所遺忘, 以至這筆賠償金變成了慣例性的供奉, 直到二十世紀的1945年才被後人發現 - 等於是足足多付了七百年! 燒一條橋多賺了700年的稅金, 看來奧托主教一點也沒虧.
這是後話, 但鹽稅的收入就奠定了慕尼黑的繁榮開端. 後來慕尼黑在歷史中有數次成為巴伐利亞王國的首都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駐地, 這些統治者也在不同時期興建了許多的皇宮和城堡. 慕尼黑的黃金時期開始於十九世紀初, 這段時期的王公們大興土木建造城市, 其中最有名的是路西維德一世(Ludwig I, 1825 - 1848年在位), 他建立了許多精美建築和修建博物館, 讓慕尼黑成為聞名於歐洲的藝術之都. 在德國於1871年統一後, 慕尼黑依然做為首都直到1918年.
慕尼黑因為思想保守, 是右翼政治家(保守派)的溫床. 希特勒的發跡之地, 在二戰中扮演著推廣納粹思想的大本營. 郊外的達高(Dachau)集中營是納粹黨最早建立的集中營. 1920年納粹黨在慕尼黑成立, 1923年希特勒和納粹黨發動了著名的"啤酒館政變", 但是政變失敗, 希特勒被捕. 但希特勒只在獄中待了九個月後就被釋放出來, 在獄中還寫了他的名著"我的奮鬥". 1933年納粹黨上台後, 慕尼黑就成為了納粹黨活動的主要據點.
在慕尼黑郊外16公里處的達高集中營(Dachau)就是納粹黨所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 關的主要都是納粹黨的政敵. 慕尼黑也因為是納粹黨的主要根據地, 在二戰期間遭到盟軍多達71次的空襲, 大多數的建築都被炸毀, 現存的古蹟大多都是戰後重建的.
來慕尼黑, 一定要找機會喝杯啤酒! 下一篇介紹可以一邊吃德國豬腳一邊喝德國啤酒的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